三坑老街很短 故事卻很長

2014-07-02   簡品心 

     那是二〇一二年入冬後最冷的一天,景物濛濛地全被雨絲遮了住,遊客寥寥。三坑老街彷彿回歸了那個沒落卻幽靜的時代,然而,三兩行經的遊人與店家的招呼聲,又使居民憶起了愈加久遠之前,這條街如何背負著「龍潭第一街」的盛名,繁榮昌盛。

龍潭第一街 因水庫興建而沒落

  古時,三坑老街擁有一座碼頭,依靠鄰近的大漢溪,河運發達而成為貨物集散中心。它是龍潭地區第一條發展出商業行為的街衢,因而稱「龍潭第一街」。三坑村村長徐美惠形容,老街的街屋有閣樓、柱子有雕刻,以及極具特色的「嚴指磚」(因形如燕尾,也稱「燕子磚」),都是此處歷史悠久的證明。

  然而,由於石門水庫的興建,造成大漢溪水位降低,無法行船。此後陸運取代水運,繁華一時的三坑老街也逐漸沒落。

  二〇〇三年,桃園縣政府在三坑地區興建了全國自行車道。二〇〇八年,三坑地區舉辦客家桐花季、客家文化節,引起當時的桃園縣文化局局長陳學聖注意。陳學聖認為三坑地區還保有傳統氣息,便連接自行車道與客家文化,替三坑宣傳與行銷。

傳統氣息濃 再造客家觀光勝地

  經由許多長輩推動客家文化,三坑逐漸在電視、偶像劇、雜誌、電台等媒體嶄露頭角,且入圍二〇一二年金鐘獎的《老街狂想曲》在此拍攝,更進一步打響了三坑的知名度。它特有的歷史建築與文化,逐漸成為觀光旅遊的熱門地點。

  「三坑老街雖然短,但是客家人的人情味很濃厚,是與一般老街最大的不同。」談及僅約兩百公尺的老街,徐美惠卻難掩自豪的神情,「一般的老街都是商業行為比較濃厚,都租給外地人去做,三坑老街則是在地人居多。」

  由於居民們平時在工廠等地上班,這裡的店家如客家傳統美食小販、餐廳平日休息,假日才營業,傍晚五點左右便早早收工。對於觀光客的來說,很不方便。徐美惠解釋,「因為我們在這邊生活,也有家庭。我們不希望因為做生意,而沒有顧到家人的生活。」

  觀光產業急速發展,三坑老街正學著面對接踵而來的課題。「阿秋姨牛汶水」的老闆呂春枝笑說,直到自己開店,才明白何謂「靠天吃飯」,雨天與陰天都會對生意有所影響。她表示,由於腳踏車風潮減弱,近兩年來的遊客人數較少,然而遊客流量太多也忙不過來,希望能平平地過就好。


三坑老街居民劉信榮,親切地訴說老街興衰。(簡品心/攝)

在地人經營 也盼有藝術家進駐

  徐美惠希望未來能發展紀念品、農業特產或客家服飾的店面,也希望有藝術家進駐。她更希望在地人能自制,靠自己的力量管理交通,才能控制觀光的品質。

  發展觀光後該如何保存傳統,三坑老街居民劉信榮表示,即使觀光客繁多,老街依舊維持著舊有面貌。徐美惠則認為這個議題見仁見智,若要保存歷史文物,生活與銷售空間便有所不足,無法提升年輕人返鄉的意願。

  如今,三坑老街的人口外流問題嚴重,年輕人向外發展,徒留長輩固守舊地。見此,徐美惠希望政府能幫居民保留臨街的走廊與客廳,用以展示傳統文化。裡頭的居住空間便可擴建、增蓋,吸引年輕人歸返,使三代同堂不再是夢想。

  徐美惠希望年輕人返鄉協助農民行銷、發揚在地產品。比方說,現在的耕地只剩從前的一半,廢耕的農田便可交由他人改造成休閒農業,成雙贏局面。對農民而言,老人年金不會減少,財產也還在,不需要完全出售農地,只要靠出租便可營利且創造觀光利益。

  此外,徐美惠正推動三坑地區的無毒農業。發展有機農業的費用高昂,因此欲採用無毒農業的方式來耕作。稻米、筊白筍、蘿蔔等作物,若農民用無毒方式種植,將提高遊客的購買意願,創造量少、高品質與高價格的銷售模式。

留住年輕人 發展無毒休閒農業

  徐美惠希望農業委員會能將三坑看作一示範區,使全部的農民都發展休閒農業與無毒農業。也希望能與企業合作,讓企業認養農地,農民幫忙種植與田間管理,企業則獲得收成的產量。然而,此計畫仍有待溝通不同農民的意見與各方利益考量。

  年輕人願意發展休閒農業,願意增建公共設施,例如涼亭、廁所、公共景觀等,以吸引觀光人潮,然而長輩們持保留態度。地主們無法理解將自己的土地捐出來的理由,就像他們需要營銷農作物,卻無法兼顧品質,導致農業遲遲無法轉型。而這都是需要不斷協調的。

  就住家而言,許多人因空間不足問題,希望能改建房屋,卻受限於中山科學研究院的人口密度總量管制。不過,就另一方面而言,卻也因禍得福,正因為保存了老房子,保存了歷史價值,此地才能發展出興盛的觀光。

  採訪的同時,三坑老街的永福宮正在整修,二〇一三年則預計修繕石板路,並希望營建署與文化局相關單位能協助修補老房子的損壞部分。至於如何協調所有權人的意願與觀光營利的需求,徐美惠表示,「要有一套完全的配套措施、一個計畫,才敢把土地所有權人找來,告訴他們我們要怎麼修繕、政府補助多少。」


客家傳統美食牛汶水。(簡品心/攝) 

傳統與現代 面臨掙扎亟待協調 

  無論是農民,或者在三坑老街成長、生活的居民,都對這塊土地抱有深切的情感。許多人驕傲地表示此地保持純樸的風氣,沒有什麼改變,發展觀光的同時也希望能維護傳統。劉信榮在老街出生,也在老街生活,至今已八十二年。他透露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搬離這塊土地,這裡有他鍾愛的房子,有田,有米廠,也有他自小熟悉的單純風氣。

  由於老家空間不足,徐美惠是置產在外地,不過她說,「我很喜歡這塊土地,所以我沒有離開三坑過」。即使遷離了三坑,她依舊心繫著這條街,甚至修繕此地的老房子經營餐館,成為其他居民改建老屋的模範。

  至於下一代的傳承,徐美惠希期望著,讓教育改變下一代的觀念,才能保護、復育此地的環境,讓三代同堂的夢想,能在這一代實現,讓三坑不再是人口外流的老人村。

  三坑老街由繁榮走向衰退,又因緣際會地起死回生。它發展出興盛的觀光,步上現代進程,卻也面臨傳統與近代的掙扎、耆老與年輕人的觀念抵觸等課題。未來,它也將肩負著「龍潭第一街」的美譽,持續成長。

 

三坑老街:桃園縣龍潭鄉

  三坑老街曾經依靠大漢溪的河運,是商業繁盛的貨物集散中心。然而,隨著石門水庫興建,陸運取代水運,它便逐漸沒落。直到二〇〇八年,此地才發展觀光,憑藉保存良好的歷史古蹟、特色美食,以及濃厚的人情味,成為當今的旅遊勝地。